2011年11月15日

幼稚園報名 -- 堂堂正正的培正

我們替兒子報了五間幼稚園(本來想試三間算, 媽媽心癢報多了兩間~), 當中培正的報名表最有堂堂正正學校之古風, 要求資料務實, 用詞不偏中文寫得的確好, 看得舒服, 相片要求兩張, 已包括一張是貼於報名表上. 報名與遞表通知更仍用上我多年未見的油印紙. 回郵信封亦只需要一個.

問卷問的是: 1)為何會選擇本校 2)閣下怎樣運用與貴子弟相處的時間 3)你怎樣培養貴子弟自理的能力.   問題簡明, 學校想了解的東西很具體, 出題者的邏輯正確.

以上皆覺得很普通嗎? 非也, 現在非常多幼稚園都做不到以上的. 問題九唔答八虛無飄渺大有人在. 拿四,五個回郵信封, 能做到一句''我們收到你報名了''都要用上一個信封寄信通知你這種行為, 莫虛偽叫孩子學習環保的重要了. 咁你當初拿我手機電話與email地址把咩. 我填這份培正form, 坦白講我有點他媽的感動.

最好笑我覺得是報名解說特別註明: 家長''請不要''呈上考生之成長學習檔案!!!!!!! 一野就否定了坊間流行的歪曲價值觀, 兩歲小兒作甚學習portfolio? 第一次自己坐著便便拿給老師看嗎?

後更正: 原來之前係有先拿了兩個回郵信封的!!! 一樣有"我們收到你報名了''用上一個信封!!!!!! 特此更正. 一擔擔不過仍相對地正路啦.

2011年10月25日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下面有電影重要情節透露, 注意要否讀下去)

看過九把刀寫的十來二十個故事吧. 最初看九把刀最喜歡他古怪的暴力, 幻想, 驚慄故事, 例如都市恐怖病系列, 樓下的房客等, 怎知後來最愛的是這本訴說青春純愛失敗個案的, 和另一本都係大部分根據他真人真事講一家人伴著母親戰勝大病充滿小時懷念母親之情的"媽, 親一下".

現在google"那些年", 應該找到漫天價對這電影的評論吧.


電影, 我覺得完成度不是真的很高, 有點散亂. 有些應該詳細鋪陳交代的無奈被刪了. 整體我覺得不及書本的七成好看. 可是!!!!!!!!! 它作為光影聲音表達的版本, 最後卻能用它獨有的能力結結實實KO了我與很多人!!!!! 最後婚宴那幕, 眾契弟們鬧著問能否吻新娘子沈佳宜, 新郎說可以, 不過要先吻他, 怎樣吻新郎就能怎樣吻新娘. 這時柯騰二話不說就緊擁著新郎, 深深的嘴了很久. 伴著牽動情緒的感人音樂, 畫面交替著過往二人一切喜鬧甜蜜苦澀片段. 柯騰所說平行世界裡面二人吵架後有和好起來在一起的畫面與現在二人擁吻的畫面交疊. 這裡看得我肚子抽著一下一下的感動. 這個就是電影版本出奇制勝, 文字不能做到的KO一擊.

2011年9月20日

那些土豆, 優酷檔合併

其實我見土豆的檔仍然是單一檔案, 貼link上flvcd直接下便可以了.

問題是優酷, 所有的影片都被分段了. 唯有裝上flvcd團隊開發的碩鼠做所謂的批量下載.

不過插件碩鼠合併不推薦駁片給iphone上看. 我個人經驗, 用碩鼠合併flv速度是夠快, 不過iphone上oplayer播到接駁位會跳出. 用較正統的格式工廠format factory合併的片則沒有這個問題.

ps.土豆, 優酷都block了香港與海外ip不給看差不多全部電影, 電視劇最令人頭痛. 例如港劇下載前都不知道裡面究竟是否真的是粵語原音.

2011年8月4日

ALWAYS 三丁目の夕日

重現60年代的日本, 這電影美術做得不錯. 第一集是2005年作品, 續集是2007年, 續集開場惡搞了自家東寶招牌特攝怪獸哥斯拉, 射死光破壞第一集還剛剛建好的東京鐵塔! CG很不俗.

第一集潦倒兒童小說家茶川與寄養其家的小孩淳之介劇情最感人, 雖然是傳統日劇式狗血招數, 即例如明明沒有關係的人一起生活久了建立了如父子般的感情, 後來卻趕小孩回有錢親生父親那類橋, 雖然老套, 都看得我一擔眼淚的. 可能我自己有了寶貝兒子, 感受比較深.

大家都是東寶製作的60年代東京, 那些道具, 佈景等之後2008年的20世紀少年其實大可好好用上, 我覺得應該會有很好效果. 可是20世紀少年電影版完全不重視舊東京劇情, 浪費了原作那份情懷. (我對其失望到甚至沒有看第三部, 不知道會否說不準有偏頗啦)

演淳之介那小子, 變大得也太快了吧? 現實世界只兩年嘛, 臉雖然還差不多, 聲線卻完全變了個人! 鄰居修車店的一平都還是小孩子聲嘛.最難為的是, 故事世界只是上集之後4個月呢.

(後記: 原來演淳之介的須藤健太小朋友1994年出世, 2005年他11歲, 2007則13歲, 看回WIKI, 他兩年間高了18cm, 聲又變了, 非常唔連戲, 導演都煩了很久的)

2011年8月2日

「道頓堀川」(監督: 深作欣二)

看完1986年的火宅之人. 找回舊幾年1982年同樣是深作欣二的道頓堀川看看. (我好似差不多十年前創映社出VCD就借過回來但是又沒有看)

一套大阪花街雜燴般, 有桌球高手隱士cafe老闆(有型山崎努), 有不咬弦但同樣有桌球才能的兒子(很年輕的佐藤浩市), 有富商包養的原藝妓現小店老闆娘(大美女松板), 有上毒癮的桌球老手, 有愛他到跳艷舞供養他的女大學生, 有冷酷貌似黑幫背景的樂師(這個竟然是經常演大好人大叔的柄本明), 有愛他的人妖陪酒小姐, 甚至有開場老闆娘有一隻腳殘廢的小狗...............人物都幾甩皮甩骨,

主角真田廣之演19歲的美術系大專生(當時的他本人22歲), 與那富商包養的29歲老闆娘松板慶子相戀. 真田廣之與上述所有人都或認識或友好, 但是他自己則背景良好, 性格又善良, 比較起來如清泉一般, 他卻嫌自己沒有明確人生目標, 對未來迷茫........

橋段老掉牙, 自己用上面人物串連應該會得出故事之七八成.

其實深作欣二作為類型片老手, 我覺得題材多樣, 處理得當方面跟王晶都幾似, 這裡不帶貶義, 雖然王晶戲難以成為你我的最愛, 但是我一向都幾推崇王晶作品. 多線平行發展的劇情難不倒他們. 劇本通常緊密, 限於創作生態, 王晶戲文本味道當然就沒有深作那麼強.

男女主角一場床戲是可預期的了, 頗養眼的, 喜歡松板慶子的鹹濕佬不容錯過. 但後面一場艷舞女走到已關店的cafe還錢給真田, 全身脫光跳舞一場實在太搞笑. 我寧願佢cut左去. 真的要這場戲才能刺激真田從道頓堀畢業, 離開cafe找自己目標做自己喜歡的事嗎?

平庸的橋段, 連老闆娘都可以順利離開包養恩主, 別些電影這個可艱難了, 這裡老闆娘只捱了一個耳光. 我想後面真田和松板當中死人可期了. 果然, 真田無厘頭俾街頭與小白臉樂師爭執的友人人妖一刀送命. 為道頓堀川低下層眾生相寫上完美句號, 添一摟悲劇色彩. 懶文學點分析, 這個清純大學生從來不應屬於這地方的, 現在竟然有錢美女等著他來抱? 怎樣都不對, 所以電影終結時, 死才是他唯一出路. 此乃故事的公式也.

2011年8月1日

火宅之人 (「火宅の人」 監督:深作欣二)

看完電影, 網上找些相關的評論看看.

看到內地一個內地評論, 故事的簡介錯得離譜, 懷疑那位仁兄有沒有真的看過電影, 是否聽人復述當看了.

本來很懶的我被觸發要寫寫正確的故事情節.角色關係.

作家桂一雄風流是風流的, 但初時係限於與友人作家如太宰治出入煙花之地尋歡, 對投
靠他的年青後輩惠子縱有好感但那時始終以禮相待, 沒有越軌直接破壞自己的家庭.

你說他當時跟妻子的關係嘛, 不特別的恩愛, 但也不太差. 我覺得他對妻子寄子的感情, 有點像男孩對母親的依賴與尊敬害怕吧

兒子次郎發生意外變得不能行走, 智力也退化得像嬰兒, 妻子期望病兒能好轉變成迷信神婆這悲劇才是桂外遇搞不倫的原因. 這外遇除了是對年輕活力胴體的迷戀, 還夾雜著逃避兒子的不幸, 逃避妻子變了個人的可怕. 簡單來說, 那時期他對家庭茫然若失, 他也只能從約會一向感覺曖昧的惠子遠行出席過世好友太宰治立碑儀式逃避發洩.

與惠子同居, 過了一段快活的蜜月期. 妻子寄子曾經氣得拋棄子女們出走. 桂卻無奈知道自己沒有資格要人留下, 對著五個子女的日常起居煩惱不已. 幸運的是寄子不久又掛念兒女, 回來約法三章, 照顧家庭, 只承認桂是子女的父親做掛名的夫婦. 此時桂與情婦惠子仍未發生問題, 寄子回來絕對是桂的救星.

桂之前是有得過直木賞也算個名作家, 不過家事情事讓他有夠煩惱透不過氣, 寫不出甚麼好東西-----除了爆自己大鑊披露自己的外遇, 即所謂私小說.

惠子懷孕, 要決定生下來定要墮胎的時候, 桂卻仍要趕稿, 連陪伴身邊解決事情的基本都做不到, 大大傷害了二人的感情, 這段美麗外遇的終結指日可待.

期間更聽到惠子搭上劇團導演甚麼取得好角色的風言風語, 桂生氣與惠子大吵大打一場. 二人關係基本上已可寫上句號.

此時桂選擇的又是逃避, 他離開了東京, 乘船遠行寫作期間遇到之前有一面之緣的美人吧女德子, 二人結伴上路, 一拍即合. 其實德子此行也是回鄉見老母, 兼臭罵那曾經醉後姦污自己的後父, 給自己一個交代終結前半生收拾心情嫁到新加玻. 所以她與桂此時是互相的心靈與肉體寄託, 大家也沒有期望與對方有將來的. 桂的畫外音都話, 跟德子結伴同遊, 做愛, 最冇壓力, 她不會問他需要甚麼, 之後要怎樣等等. (其實此根本是百分百完美冇手尾艷遇, 邊個唔想?)

與德子的旅程吿一段落, 暫且回家與家人共度新年. 與妻子關係尚算和睦. 其實始終有點心繫惠子. 可是惠子態度冷冷, 一方面仍對桂生氣, 自己也找了退路與其他男性交往, 總之就不願再飾演舊日破壞人家庭的角色. 桂依依不捨之際, 家裡傳來次郎急逝的惡耗. 於是自不然, 桂與惠子之間就這樣草草了結.

次郎喪禮之日, 惠子寄來桂之舊物, 桂跑到跟惠子同居處, 原來惠子也要正式搬離那處了. 這段不算可歌可泣, 有些一塌糊塗, 兼之在自己小說裡公諸於世的不倫外遇終於正式吿終.

他回家途中, 撕碎與惠子的舊照拋進河裡, 跟往日情說再見之時, 碰到妻子頗為活潑踏著單車出外買東西, 兒子女兒們送行. 桂跟妻子好言好語地交代過後跟子女們貌似很幸福地玩耍回家. 子女們好像從沒有對父親生氣顯得仍頗依戀. 與妻子關係似乎更有修補可能. 這, 是外遇男子一個幸運的結局.

本片貌似著墨兒子不多, 其實事情開端誘因與終結都是與次郎的不幸意外及後來逝世關係至深. 這反是我最深刻的感覺. 桂與寄子都深愛病兒次郎, 他們都選擇逃避傷痛, 寄子用宗教來逃避, 桂是實質的離開家庭. 其實結局意味次郎的逝去, 不忍也要說句, 對大家其實是個解脫, 這解釋了最後一場寄子出街買個菜踏單車都變得漂漂亮亮, 像年輕了十年似的.